低代碼云平臺應用禽畜養殖
傳統禽畜養殖長期依賴人工經驗驅動,養殖戶需凌晨起身查看雞舍溫濕度,憑感覺、經驗投喂飼料,疫病往往發病后才察覺,成活率低、人力成本高、資源浪費大、產量不穩定等問題,都會導致養殖投入高收益低。
低代碼云平臺憑借零編程搭建、云端協同、靈活適配的特性,具備環境調控、精準飼喂、疫病報警、數據管理、賬號管理、集中管理等功能,讓養殖戶無需編程即可快速搭建專屬管控方案,實現養殖從靠經驗到靠數據的轉型,大幅提升成活率、產量與養殖效益。
一、傳統禽畜養殖的痛點:直接制約養殖效益
1.環境管控難,禽畜應激風險高:禽畜生長對溫濕度、通風、光照等養殖環境要求嚴苛,但傳統管控方式效率低、響應滯后;
2.飼喂憑經驗,資源浪費與生長不均并存:傳統飼喂缺乏精準依據,易導致投喂不足或過量;
3.疫病難報警,損失難挽回:禽畜疫病具有傳播快、致死率高的特點,但傳統養殖缺乏早期報警機制;
二、架構與功能:從舍內到云端的管控閉環
低代碼云平臺禽畜養殖方案,圍繞感知-傳輸-分析-控制-報警構建的智能閉環,核心包括感知層、云端平臺層、應用管控層三部分,各層級協同實現養殖全流程的精準管理。
1.感知層:低成本實現養殖環境與禽畜狀態監測
無需大規模改造養殖設施,僅需加裝環境傳感器、智能控制器/繼電器/智能網關、監測設備等硬件設備,即可完成升級,適配雞、豬、牛等不同養殖場景:
①環境監測設備:
核心參數監測:通過溫濕度傳感器、氨氣傳感器、光照傳感器,實時采集舍內環境數據,數據采集頻率可調整;
通風與溫控輔助:加裝風機狀態傳感器、水簾運行傳感器,監測環境調控設備是否正常工作;
②飼喂控制設備:
智能控制器:改造傳統料線,加裝電機控制器與料位傳感器,接收云端指令實現定時定量飼喂;
飲水器/喂料機:加裝流量計與水質傳感器,監測禽畜飲水量與飲水水質。將喂料機接入到云平臺,聯動控制;
③禽畜狀態監測設備:
視頻監控:舍內安裝網絡高清攝像頭,通過圖像識別判斷禽畜活躍度;
體重監測:仔豬、肉牛養殖中,加裝自動稱重系統,自動記錄個體體重,計算生長速度;
④通信模塊:
舍內場景:用WiFi模塊將數據上傳至網關,適配密閉養殖環境;
戶外場景:用LoRa或4G模塊,覆蓋1-3公里范圍,適配無WiFi信號的牧場;
2.云端平臺層:零編程搭建養殖組態場景
低代碼云平臺是方案的“大腦”,養殖戶通過拖拽組件即可完成功能搭建,無需編寫代碼,核心實現四大能力:
①環境監測可視化:提供儀表盤、傳感器、通風機等養殖調控組件,拖拽即可生成管控界面
實時數據:實時同步顯示各舍溫濕度、氨氣濃度等養殖環境信息,支持“顏色報警”標注超標數據;
趨勢分析:展示歷史溫濕度變化趨勢,直觀識別環境波動規律;
多舍對比:云平臺匯總所有養殖舍數據,可批量管控多舍,快速發現異常;
智能飼喂與環境控制:支持“手動控制+自動聯動”雙模式,滿足不同養殖需求;
手動控制:養殖戶在手機APP界面上設置投喂規則,指令實時下發至設備;
自動聯動:設置養殖管理規則,如雞舍溫度>28℃→自動開啟風機+水簾、豬舍氨氣>25ppm→啟動通風設備+關閉料線(避免飼料霉變)、肉牛飲水量驟降30%→推送疫病報警等。當傳感器獲取參數達到預設觸發條件時,自動執行對應操作,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實現智能控制;
②疫病報警與診斷輔助:實現病害“早期報警、精準診斷”
多維度報警:當環境數據異常、禽畜狀態異常、傳感器等設備出現故障時,平臺通過短信、APP推送報警,提示養殖戶進行干預操作;
歷史追溯:自動記錄環境異常、疫病發生時間與處理措施,生成養殖日志,便于后續分析;
③養殖數據統計與分析:自動整合養殖數據,輔助效益分析
生長記錄:記錄禽畜進欄時間、初始體重、出欄體重,便于計算成活率與料肉比;
成本統計:記錄飼料采購量、藥品用量、水電費,自動核算單只養殖成本;
3.應用管控層:多端適配,滿足養殖戶操作習慣
平臺支持手機APP、電腦端訪問,適配養殖戶移動管理、便捷操作的需求:
養殖戶端/手機APP:隨時隨地管控,可查看各養殖舍環境數據、接收報警信息、遠程啟動料線/風機,自動生成養殖日報/周報/月報;
技術員端/電腦端:支持批量管控與分析,可查看所有養殖舍匯總數據、導出環境報表、更新疫病診斷庫,遠程協助養殖戶調整方案;
權限分級:支持設置不同權限,飼養員僅能查看本舍數據,管理員可調整所有舍參數,避免誤操作,防止工人隨意更改投喂量;
三、場景化落地:低代碼云平臺禽畜養殖的實戰應用
1.肉雞/蛋雞養殖:精準控溫,提升成活率與產蛋率
肉雞對溫度敏感,蛋雞產蛋需穩定光照與溫濕度,傳統管控易導致應激。
方案應用:每棟雞舍部署溫濕度、氨氣、光照傳感器,料線加裝智能控制器,風機與水簾接繼電器模塊,通過WiFi上傳數據;
平臺功能:
智能溫控:設置育雛期溫度35-33℃、產蛋期24-26℃,溫度超標時自動開啟風機/水簾;
光照管控:蛋雞產蛋期設置“每天光照16小時”,平臺自動控制補光燈開關;
疫病報警:當氨氣>25ppm或雞群活躍度下降20%,推送“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”報警,應加強通風+舍內消毒;
2.生豬養殖:環境與飼喂雙管控,減少疫病風險
豬舍氨氣易超標,仔豬腹瀉死亡率高;傳統飼喂過量導致料肉比高,養殖成本高。
方案應用:每棟豬舍部署溫濕度、氨氣傳感器,料線加裝料位傳感器與智能控制器,仔豬欄安裝體重監測儀,上傳數據;
平臺功能:
氨氣管控:設置氨氣<25ppm,超標時自動開啟側墻風機與吊頂風機,同時關閉料線,避免飼料吸附氨氣霉變;
精準飼喂:根據豬只體重設置投喂量,料位傳感器檢測料槽余料,不足時自動補料;
腹瀉報警:當仔豬飲水量驟降20%或舍內濕度超70%,推送“可能引發腹瀉”報警,采取降低濕度+投喂益生菌的操作;
3.肉牛養殖:散養與舍養結合,精準監測生長
肉牛散養時難以實時監測狀態,傳統飼喂靠人工投料,生長速度不均;冬季舍內保溫難,影響育肥效率。
方案應用:散養區部署定位項圈(監測肉牛活動范圍與心率),舍內部署溫濕度、二氧化碳傳感器,飼喂槽加裝智能投料機,通過4G上傳數據;
平臺功能:
散養監測:通過定位項圈查看肉牛位置,防止走失;
舍內保溫:冬季設置舍溫>10℃,溫度低于8℃時自動開啟熱風爐;
精準補飼:根據肉牛體重與生長階段,靈活調整投喂策略,投料機定時啟動;
四、核心優勢:快速落地,效益顯著
低門檻上手:養殖戶無需編程,通過拖拽組件1-2小時即可搭建基礎管控方案,應用周期大大縮短;
低成本投入:硬件選用平價傳感器,平臺多支持免費試用,中小養殖戶初期投入可控;
高靈活適配:支持根據養殖品類調整功能,新添養殖舍時直接在平臺添加,幾分鐘即可完成配置;
易維護升級:平臺自動更新功能,硬件故障時更換模塊即可,無需專業人員維修。
低代碼云平臺禽畜養殖方案的核心價值,在于打破物聯網技術壁壘,讓非專業人員也能輕松實現養殖的智能化管控,同時解決傳統養殖環境難控、飼喂粗放、疫病難防的問題,助力養殖戶從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型。對于中小養殖戶而言,無需大投入、高技術,即可快速享受智能化紅利,為禽畜養殖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
提交
低代碼云平臺應用溫室大棚
物聯網數據監控系統的功能解析與應用實踐
低代碼云平臺應用智能電箱
低代碼云平臺應用水產養殖
基于物聯網的環境監控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