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控網首頁
>

應用設計

>

為什么MES要定制?低代碼MES才是未來

為什么MES要定制?低代碼MES才是未來

2025/9/4 20:52:58

第一部分:為什么傳統MES總是需要大量定制?

這并非MES廠商故意為之,而是由制造業的內在復雜性決定的。

 

1.  行業與工藝的差異性

不同行業:汽車裝配線的MES和半導體晶圓廠的MES,其關注點、業務流程和質量標準天差地別。汽車注重序列號和追溯,半導體注重設備參數和良率分析。

不同工藝:即使是同一行業,離散制造(如機械加工)和流程制造(如化工制藥)對MES的需求也完全不同。離散制造重工序流轉,流程制造重配方和批次管理。

 

2.  工廠管理的獨特性

“工廠指紋”: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工廠。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管理流程、組織架構、企業文化、操作習慣和已有系統(ERPPLM等)。MES必須適應這些已有的“生態”,而不是讓工廠推翻重來。

非標流程:很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其獨特的工藝或生產管理方法上,這些流程往往是標準軟件無法覆蓋的。

 

3.  與設備和系統的異構集成

“萬國牌”設備:工廠里的自動化設備、PLC、數控機床、機器人來自不同年代、不同廠商,通信協議千奇百怪(如Modbus, Profinet, OPC UA等)。MES需要通過各種方式(驅動、SDK、API)與它們對話,這部分集成的定制化工作量通常非常大。

系統對接:需要與ERP(同步工單、物料)、WMS(同步庫存)、QMS(同步質量信息)等系統深度集成,每個企業的系統環境和接口標準都不同。

 

4.  傳統MES產品的局限性

“套裝軟件”思維:傳統的MES產品往往是封裝好的、功能固定的“黑盒子”。當客戶需求超出軟件預設范圍時,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二次開發(定制)來實現,這通常成本高、周期長、難度大。

微信圖片_20250904200229_164_2.png 

第二部分:為什么說低代碼MES才是未來?

 

“低代碼MES”的本質不是一個具體的軟件,而是一種平臺化、可配置、易擴展的構建方式。它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定制化難題而生的,代表了未來的方向。

 

1.  核心轉變:從“開發”到“配置”

低代碼平臺:提供大量可視化的建模工具(如表單設計器、流程設計器、報表設計器)、預置的行業組件和豐富的API連接器。實施人員可以通過“拖拽式”配置和少量代碼,快速構建出符合客戶需求的應用功能。

好處:極大地降低了定制開發的難度、時間和成本。過去需要程序員寫一個月代碼的功能,現在可能由實施顧問通過配置幾天就能完成。

 

2.  應對“工廠指紋”的敏捷性

當工廠的業務流程需要變更時(這是常態),萬界星空低代碼MES可以快速響應調整,而不必等待軟件廠商排期開發。這賦予了企業極高的敏捷性和靈活性,能夠持續優化其數字化流程。

 

3.  賦能企業,降低長期成本

降低實施成本:縮短項目周期,意味著更少的人天投入和更快的上線時間。

降低維護成本:企業自己的IT人員經過培訓后,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功能的配置和修改工作,減少對原廠商的依賴,長期維護成本大幅下降。

降低升級成本:傳統的定制化MES一旦升級,大量定制代碼很容易與新版標準功能沖突,導致升級困難。好的低代碼平臺能將定制部分與底層平臺核心解耦,使升級變得更加平滑。

 

4.  是“深度定制”而非“零定制”

需要澄清的是,“低代碼”不等于“零代碼”。它并不意味著完全不需要定制,而是將深度的、底層的代碼開發轉變為淺層的、業務邏輯的配置。對于最復雜的、獨一無二的需求,仍然需要編寫代碼,但這類需求的比例被大大降低了。

 

低代碼MES的核心優勢在于,它通過可視化配置和模型驅動的方式,將MES系統的實施從傳統的、昂貴的、周期漫長的代碼開發模式,轉變為敏捷、靈活、成本可控的業務配置模式,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MES“定制化”與“成本、周期、維護”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,將MES從一套需要重金購置且僵化的“軟件產品”,轉變為企業可以自主運營和持續優化的“數字化核心能力”。

 

 

審核編輯(
王靜
)
投訴建議

提交

查看更多評論
其他資訊

查看更多

什么是MES,為什么MES難以標準化?

數字化工廠萬界星空科技MES系統解決方案

工業智能體:AI Agent在制造業應用

工廠為什么要上MES系統?

低代碼云MES主要解決哪些行業痛點